云南地方标准《高层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规范》送审稿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2 17:46:29点击:3232
随着我市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速,在集约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传统的单层或低层工业厂房模式弊端凸显,土地利用率低、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其不再能够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此,以深圳为代表的湾区城市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了先行探索,深圳市基于自身产业具备的“轻型生产、环保型、低能耗”等特征,于 2012 年开始在全国率先探索发展出高层工业厂房的新模式,并将其形象概括为“工业上楼”模式,即引导现代化工业企业在高层厂房中进行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的产业空间新模式。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行动计划,对于土地资源高度稀缺的深圳来说,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有助于破解空间难题、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导入高端产业和先进产能,为制造业提供有力空间保障。政策文件方面,原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 号)和自然资源部《产业用地实施工作指引》(2019版)均明确指出,鼓励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供中小企业进行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2022 年,深圳市出台实施了“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 20 个先进制造业园区。2022 年 7 月,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相关经验纳入“47 条深圳经验”一并向全国推广。2022 年 11 月 16 日,深圳市“20+8”产业2000 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签约仪式举行,市委书记孟凡利、市长覃伟中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工业上楼”模式已成为深圳解决工业用地紧张、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大量的高精尖产业可以找到适配创新的生产空间,从而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随着“工业上楼”模式的快速发展,高层工业厂房作为一种新兴模式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风险也日益严峻。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以及产业集聚程度增高,高层工业厂房在传统工业建筑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更多新的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所涉及的风险种类更加多样,火灾诱因更多,风险转化、衍生及耦合的情况容易导致“认不清、想不到、管不了”的事故发生。同时,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也更加错综复杂,风险管控涉及的相关方众多,需要维护管理的设备、设施多,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全面提高深圳市高层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工业上楼”火灾风险防控水平,为我市乃至大湾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消防安全保障,亟需制定一套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的高层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制定本文件,一方面可以满足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对消防安全提出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消防监管、救援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更好地服务于“工业上楼”工作开展,进一步提高深圳市高层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开展深圳市高层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研究迫在眉睫。综上所述,本文件针对全市高层工业厂房的消防安全管理,适用范围广、应用空间大,具有普遍适用性,涉及全市的高层工业厂房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推进,不属于部门内规范,此规范的实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本文件涉及的内容均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深府〔2022〕1 号)有关工作部署梳理形成,有助于保障我市未来较长时期内该重大战略的实施。通过制定本文件,可切实解决现有高层工业厂房规划布局不合理、消防安全服务不精准、消防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经过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高层工业厂房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深圳市高层工业厂房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