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铁热烟检测实施方案范例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02 11:31:16点击:12475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2】23 号)等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地铁防灾系统热烟测试要求》及《XX市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试运营前安全评价方案》的要求,为检验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设备设施的工作效果需开展全尺寸的热烟检测。通过全尺寸的热烟检测,检测地铁车站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站台门系统、事故照明、事故广播、疏散指示、闸机、扶梯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判定消防系统在火灾事故情况下确保乘客安全疏散的安全性能。基于现场检测,对车站通风排烟模式、气流组织方式及疏散方案提出合理的措施和建议。20XX年X月X日9:30~13:30 云南检测设备安装调试,月X日22:30~次日 03:00正式检测。(1)车站完成土建,出入口、站台、站厅等装修已完成,设备设施安装到位,车控室各设备时钟完成校对、实时同步;(2)车站火灾探测器、FAS 系统、BAS 系统、所有通风排烟风机、风阀等能正常工作,且均能在车控室工作站界面实时显示动作情况:(3)车站站台、站厅、设备房间的孔洞防火封堵完成;(4)公共区事故照明、事故广播、闸机、站台门、PIS、直梯、自动扶梯等能够实现火灾事故模式联动,且均能在车控室工作站界面实时显示动作情况;质量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员;FAS、BAS、综合监控、站台门、AFC、直梯、自动扶梯、PIS、消防广播、风机和风阀、气灭、水消防、高低压变配电、动力照明、土建、装修、通号等专业人员,以及检测车站站长等。FAS、BAS、综合监控、站台门、AFC、直梯、自动扶梯、PIS、消防广播风机和风阀、气灭、水消防、动力照明、土建、装修、通号等施工安装单位以及总体设计、通风排烟专项设计、综合联调单位、监理等。3.2 参与检测单位、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及设计、监理、施工和设备厂家等,按照检测需求,分为总体协调组、检测实施组、现场安全组、车站系统及技术支持组、车站配合保障组。热烟检测参与单位分工表
序号
| 检测分组
| 负责部门
| 主要职责
| 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
1
| 总体协调组
| 建设单位及运营单位
| 负责总体协调组织
|
|
2
| 检测实施组
|
| 检测实施记录等
|
|
3
| 现场安全组
|
| 请点、现场安全管控等
|
|
4
| 车站系统及技术支持组
| 运营单位专业部门(FAS、BAS等)
| 各机电系统功能确认、检测过程配合、系统恢复等
|
|
5
| 车站配合保障组
| 运营单位站长、安全管理人
| 现场管控、物资配备等
|
|
四、检测计划安排
站台、站厅各开展1组检测,火灾功率 1.5MW,以产生不同规模的火灾,燃烧材料为甲醇,发烟材料为烟饼。5.2 检测指标
1) 检测准备阶段,各相关配合人员(详见“6.1 检测准备阶段”配合方)到站集合,与检测单位取得联系。2) 检测试验阶段,各单位人员到站集合,各单位现场负责人与检测实施组取得联系。1)站台公共区火灾检测时,在火源顶部设置 2m 高的挡烟罩 (防火板),避免火焰对顶部设备和电缆的损害;2)站台公共区火灾检测时,火源周围 2m 范围内的设备采用防火毯保护,必要时需临时拆除部分装饰;3)站台公共区火灾检测时,地面采用防火板或者石膏板总厚度不小于 13mm (可为多层) 保护。可由多块防火板拼街组成,以产生一个足够大的区域使置于其上的燃烧油盘与保护底座的边沿的距离不小于 1.5m。1) 检测前,由检测单位对电缆、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4)检测燃料存放在车站外部,检测单位检测前将本天检测的燃料总量用容器装运至车站内部;5)检测时,由检测单位对检测区进行隔离栏保护,提醒现场工作人员,避免对检测设备和信号电缆的干扰;6)检测时,检测单位应该严格控制油盘燃料的使用量;7)检测现场设置4具干粉灭火器 MF/ABC5(或泡沫灭火器 MP9MP/AR6)、防火毯、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火灾逃生面具) 等消防器材;8)若发生溢流火灾或者引燃等小概率事件,安全员应及时进行灭火处置 (灭火毯灭火器)。检测单位应立即停止检测,疏散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至站外。1) 协调试验设备存放地点,保护架等大件设备需提前运达,指定收件人、地址,并安排工人搬运到存放地点;2) 正式检测前,进行各系统联动模拟检测,确保检测时各系统联动、设备动作均正常;3) 正式检测前,切换消防泵电源、通信信号电源不切非、设备房气灭系统不启动;气灭系统事前关闭;4)各专业人员请自带用于本专业人员间沟通的对讲机;6) 实验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烟,请各专业确保实验过程中风道里没有施工、调试作业人员;7) 实验过程中会开启站台门排烟,相关单位确保实验过程人员不要倚靠站台门,防止掉入轨道。